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描述了心脏(不是泵血的肌肉,而是心智的一部分或能力)及其功能,他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 6:19-21。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心与宝藏息息相关。宝藏是你珍视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东西。心会评估什么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以及它有多值钱。心会评估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以及得失的多少。
想象一个房间只有两个出口,一扇黑门和一扇白门。如果你从白门出去,你需要付给我 $1,000;如果你从黑门出去,我会付给你 $1,000。你会从哪扇门出去?现在,如果你从白门出去,我会付给你 $10;但如果你从黑门出去,我会付给你 $1,000。你会从哪扇门出去?最后,如果你从白门出去,你需要付给我 $1,000;但如果你从黑门出去,你需要付给我 $10。你会从哪扇门出去?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从黑门出去。为什么?因为我们天生就追求收益,避免损失。
如果让我在得与失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得。如果让我在两种得与失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得更大的那一个。如果让我在两种损失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损失较小的那一个。我们总是在选择,远离更大的损失,追求更大的得。心是心灵中评估得与失的部分或能力,它就是这样评估得与失的。
黑白门的例子相当简单。实际上,每个决定都需要评估许多不同的因素。《生活法则》一书中给出的例子是度假的决定。度假的决定将受到当前财务状况、哪些关键项目需要我的投入、项目截止日期、有多少其他人可以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及时完成项目以及我现在有多需要休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所有这些因素(可能还有更多)都会被考虑在内。每个因素都会在得失尺度上进行权衡,所有评估的总和(基于所有考虑的因素,最终决定是得还是失)决定了最终的决定。
显然,当耶稣面对十字架时,他能够坚持下去,因为他看到了其中的收获。”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 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轻看羞辱,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12:2。是什么使他承受痛苦、折磨、分离等等?是那摆在他面前的喜乐(得益)。那摆在他面前的喜乐是什么?是你。是我。我们就是那摆在他面前的喜乐。当他知道我们可以因着他的牺牲而得救,为了那得益(我们的救恩),他承受了折磨、分离和死亡的损失。当他把这一切放在一起评估时,结果是净得,因此他承受了。如果他把这一切评估了,那将是净损失——如果你我对他来说不是那么宝贵,如果揭示神的品格和他国度的本质不是那么重要,他就不会面对这些。基督决定面对十字架,就是“得失定律”在运作中的完美例证。
马克·桑多瓦尔